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天成彩票手机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晚年李斯被腰斩,满朝文武大臣,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?_秦国_秦始皇_六国

晚年李斯被腰斩,满朝文武大臣,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?_秦国_秦始皇_六国
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8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
在秦始皇完成统一六国的过程中,李斯的谋略和辅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秦始皇一统六国后,李斯与秦始皇一起,推动了许多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改革和措施。

李斯可以说是秦始皇极为重视的重要谋士之一,那么为何李斯的结局会如此悲惨呢?

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,像商鞅、张仪这样的外来人才,在秦国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但他们最终都未能逃脱“朝臣更替”的宿命。那么,李斯的悲剧结局,是否也与秦始皇的统治有关呢?

精细谋划,志向远大

展开剩余81%

秦始皇能够成功一统天下,绝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,背后是历代秦王的精心治理以及一众人才的协力支持。李斯能够进入秦国朝堂,与秦国一直实施的“求贤若渴”的政策密切相关。

在战国时期,秦国要在频繁的战争中生存,并最终崭露头角,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。历代秦王不仅要对外与六国进行商贸往来,发展经济,维系外交关系,还要在国内解决内乱与边疆问题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战略部署,秦国逐渐强盛,并最终统一六国。

李斯出生于楚国,年轻时曾在楚国担任基层官员。楚国的疆土是七国中最广的,但末代国王软弱无能,政治腐败,旧贵族势力顽固,甚至屈原、项燕这样的英才也无法改变楚国的命运。李斯从事低级官职时,深感楚国的衰败难以避免,而此时,秦国经过商鞅变法,已经崛起成为最强的国家。

李斯开始意识到,秦国的崛起不仅预示着它有可能一统六国,也让他看到了实现个人抱负的机会。更为关键的是,秦国始终如一地实施招揽各国贤才的政策,而楚国的旧贵族始终掌控着朝堂,像李斯这样的布衣难以获得晋升的机会。就在此时,李斯偶然间被一则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启发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
一天,李斯在厕所看到一只又脏又瘦的老鼠,而在粮仓里,他看到的却是肥硕圆润、吃喝不愁的老鼠。李斯深感启发,他意识到,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,于是他决定投身秦国,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
在李斯的决心下,他离开了家乡,拜访了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,他前往秦国,寻求为国家效力的机会。

仕途顺畅,备受重用

与在楚国的窘迫不同,李斯一进入秦国,便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。吕不韦与李斯一样,都是外地人,因此两人很快产生了共鸣。吕不韦觉得李斯具备治国安邦的能力,便将他推荐给了秦王嬴政。

刚开始,李斯担任的职务较低,但他常常能与秦王嬴政讨论国事,逐渐展露头角。李斯主张法家思想,秉持法治原则,而秦国恰恰是法家思想的忠实执行者。李斯与秦王嬴政的合作愈发顺利,他说服秦王接受自己的建议,认为秦国凭借现有实力,灭掉六国只是时间问题。

这一策略完全符合秦王嬴政的心愿,尽管许多朝臣对这样的远大设想表示怀疑,因为秦国的强盛是通过无数的血与泪换来的,要统一六国,必然需要更多的牺牲。然而,百姓们渴望和平与统一,时机也正是合适的。

六国之中,齐国最为富裕,却冷眼旁观,几乎不关心其他国家的生死存亡;燕国、赵国虽然不畏战斗,但国力较弱;魏国和楚国已经不复昔日辉煌;而韩国,则无财力也无兵力,几乎处于列国的夹缝中。秦国从策略上先灭韩国,不仅符合远交近攻的方针,也能震慑其他诸国。在李斯的建议下,秦国一步步灭掉了六国,最终实现了统一。

李斯的悲惨结局

然而,李斯虽然辅佐秦始皇创造了辉煌的成就,却在晚年遭遇了悲惨的结局。李斯的悲剧原因,既有他自身的决策失误,也与朝堂内部的权力斗争密不可分。

在秦始皇去世后,李斯在赵高的怂恿下发布矫诏,迫使扶苏自杀,并拥立胡亥继位。胡亥不仅没有采纳李斯的意见,还与赵高联手将李斯陷害。李斯最终被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处决,尸骨无存,连家人也被株连三族。李斯的死,给人一种莫名的悲哀。

为何没有人为李斯求情?李斯的死,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。李斯改革的诸多举措,触动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,使他在朝中的支持者寥寥无几。此外,李斯在任职廷尉时与许多大臣发生过恩怨,这些积怨加剧了他与朝中权贵的矛盾。赵高掌控了朝堂,大臣们对他虽心有不满,但都不敢公然反抗。李斯在临终时已是孤立无援,最终只能沦为赵高的牺牲品。

李斯虽然一生为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但他与赵高的合谋和与扶苏的决裂,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,也为他自己带来了无尽的悲剧。

发布于:天津市